solidworks怎么装配(solidworks怎么装配零件图)
前沿拓展:
solidworks怎么装配
solidworks装配体注释文字取消方法:点选后,按Delete键删除即可。solidworks提供一种面向“新手”的流体分析工具FloXpress,FloXpress是向导式操作,逐步引导用户设置相关参数,并最终获得分析结果。
“ 培养一批能真正懂得设计精髓、理论结合实际的机械工程师。”
——正达教育荣誉出品
本课次要解决的问题一、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二、什么是装配系统图?三、什么是装配生产组织形式?四、装配工艺规程如何制订?
概述
• 装配过程——根据规定的技术条件,将若干零件按一定的顺序组成部件,或将若干零件和部件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台机械的过程。
• 1.1 装配工作的重要性
• 装配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三大阶段(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
• 1.2 对装配工艺规程的要求及其制订
• 装配工艺规程就是规范性的装配工艺过程。
• 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最合适的、并用文件形式确定下来的装配过程。
• 装配系统图与装配生产的组织形式
• 2.1 装配系统图的绘制及用途
• 装配系统图是产品装配顺序的图解。为了说明装配系统图的,首先需要解释以下几个名词:
• 零件——由一整块材料制成的产品,它是装配的最基本单元;
• 部件——由若干零件组成的复合单元,部件按其在装配过程中与总装配线的位置关系又可分为组件和分组件,分组件又可分为一级分组件、二级分组件、……。
直接进入产品总装的部件称为组件,进入组件装配的部件称为一级分组件,进入一级分组件装配的部件称为二级分组件,依此类推。任何级的分组件都是由低一级的分组件和零件所组成,而最低级的分组件则仅由若干个零件组成。
• 设计部件(结构部件):体现其在机器中的功能作用。
• 工艺部件:体现组装方便程度,它必须能够独立稳定地存在,可以存放和运输。
• 209HS型转向架轮对轴箱装置的装配
作为设计部件,它包括了轮对、轴箱、轴承、弹簧导柱、定位器、轴箱弹簧、支持环、橡胶缓冲垫等大、小部件及零件(图2-1)。
• 在制造过程中,把弹簧导柱这个小部件划分给“构架组成”这个工艺部件,而将轴箱弹簧、定位器、支持环、橡胶缓冲垫等作为零件形式直接参加总装配,其余的轮对、轴承、轴箱等零件则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工艺部件而独立存在。
• 图2-1 轮对定位轴箱装置
• 装配方法
一个制品划分成若干个工艺 部件,各个工艺部件在各自专门的工作地上由若干个零件装配而成,这些工艺部件的装配工作可以独立地平行地进行,最后再将这些工艺部件组装成制品。这样的装配方法,称为部件装配法。——适应成批或大量生产。
• 相反地,把制品的所有零件集中在一个工作地上装配成制品的方法,称为零件装配法。——适应单件小批或试制生产。
• 部件装配法的优点:
• (1)每个工艺部件可采用夹具进行装配,并且可采用专用的检查样板和工具,大型部件可采用检验工作台、以便及时发现部件的缺陷,从而提高部件的装配质量;
• (2)每个工作地点固定装配一种或几种工艺部件,可使工作地的工作简化,这样就可以减少非生产时间的损失,从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 (3)由于各个工艺部件是在各个上作地上分别同时进行装配,这样就形成了数条有次序的平行作业线,从而大大地缩短了产品总装配的生产周期。
• 配合表面,是零件在装配过程中与其他零件表面相互配合的表面。
• 装配时用来保证零件相互间的正确位置的配合表面称为基准面。
• 凡具有基准面,并且部件装配工作就是从它这里开始的零件,称为基准零件。
• 将这一概念应用到总装配上,凡总装配从这个部件开始,它的作用是连接需要装配在一起的部件,并保证部件相互间的正确位置,称为基准部件。
• 例如209HS型转向架的“构架”,这个零件是“构架组成”部件的基准零件,而“构架组成”又是转向架的基准部件。构架组成中各个零件相互间的正确位置就是靠构架这个基准零件来保证的,而转向架中的各个部件相互间的正确位置又是靠“构架组成”这个基准部件来保证的。
• 装配系统图
• 工艺部件的装配以及制品的总装配都应按一定的次序进行,利用图的形式将装配的先后顺序表示出来,这种图称为装配系统图。
• 图2-2表示两种典型的装配系统图。
• 装配系统图绘制方法一:
• 图中方框上格为零件或部件的名称、下格左侧为设计图纸的图号,右侧为装配该部件(或制品)所需要的数量。
• 图2—2中的构架是基准零件,组装顺序由上向下。
• 从垂直线上引出的是表示直接装到该工艺部件上的零件和小部件,零件画在垂直线的右侧,小部件画在垂直线的左侧。
• 装配系统图绘制方法二:
• 装配系统图绘制方法:先画一条水平线,其左端画出代表基准零件或基准部件的长方格,然后按装配顺序自左至右,从水平线引出代表直接装到机器上的零件和组件,零件画在水平线上方,组件画在水平线下方。
• 2.2 装配生产的组织形式
• 装配生产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即移动式装配和固定式装配。
• 一、移动式装配
采用这种装配形式时,被装配对象连续地或间断地从一个工位移到另一个工位。 故称为流水式装配,用这种装配形式组织的装配线,称为装配流水线,它是大量生产的基本的装配组织形式。
• 二、固定式装配
• 固定式装配分为按集中原则组织的和按分散原则组织的两种:
• 1. 按集中原则组织的固定式装配
这时全部装配工作都由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位置上完成。工人和装配对象都固定在同一工位上。这种装配组织形式的装配时间很长,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很高,仅适合于单件生产。
• 2. 按分散原则组织的固定式装配
• 这种装配方式是把装配过程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各部件的装配同时由几组工人去完成,总装则由另几组工人去完成。总装配是在固定台位上进行,部件装配可以固定,也可以流水,根据生产条件而定。
这种装配方式由于许多组工人同时进行工作,使用的专用工具也较多,工人能实现专业 化。所以它是大、中型机器成批生产的一种装配组织形式。目前内燃机车成批生产就采用这种形式。
•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 3.1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 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装配工艺过程。
从扩大范围来讲,机器及其部、组件装配图,尺寸链分析图,各种装配夹具的应用图、检验方法图及它们的说明,零件机械加工技术要求一览表各个“装配单元”及整台机器的运转、试验规程及其所用设备图,以至于装配周期图表等,均属于装配工艺规程范围内的文件。
• 这一系列文件和日常应用的装配过程卡片及工序卡片构成一整套掌握产品装配技术、保证产品质量的技术资料。
•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四条原则:
• (a) 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并力求提高其质量;
• (b) 钳工装配工作量尽可能小;
• (c) 装配周期尽可能缩短;
• (d) 所占车间生产面积尽可能小,也就是力争单位面积上具有最大生产率。
• 编制装配工艺规程时,首先要详细研究产品的构造和作用,以及产品制造、试验和验收的技术条件。
• 装配工艺规程的编制应当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规程等相互配合,以达到在装配过程中尽量减免额外的机械加工、手工修配和焊接等工作。
• 编制装配工艺规程是从产品装配图纸开始的,根据装配图纸编出装配系统图,然后根据装配系统图制定详细的装配工艺规程。
• 3.2 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制订方法与步骤
• 一、产品分析
• 1. 研究产品图纸和装配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 2. 对产品结构进行“尺寸分析”与“工艺分析”。前者即装配尺寸链分析与计算,后者是指结构装配工艺性、零件的毛坯制造及机械加工工艺性分析;
• 3. 将产品分解为可以独立进行装配的“装配单元”,以便组织装配工作的平行、流水作业。
• 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产品图纸和技术要求获得明确与肯定(若有不符工艺性的地方,需作修改),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以及相应的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都予以最后确定。
• 二、装配工艺过程的确定
与装配单元的级别相应,分别有合件、组件、部件装配和机器的总装配过程。这些装配过程是由一系列装配工作以最理想的施工顺序来完成的。为此,首先有必要叙述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以及它们的作用和有关要点。
• 1. 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 (a) 清洗• (b)刮削 • (c)平衡 • (d)过盈连接 • (e)螺纹连接 • (f)校正
除上述装配工作外,部件或总装后的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一般也属于装配工作,大型动力机械的总装工作一般都直接在专门的试车台架上进行,有详细的试车规程。在这种情况下,试车工作则由试车车间负责进行。
• 2. 装配工艺方法及其设备的确定
• 例如对过盈连接,采用压入配合还是热胀(或冷缩)配合法,采用哪种压入工具或哪种加热方法及设备,
对于一些装配工艺参数,如滚动轴承装配时的预紧力大小,螺纹连接预紧力的大小,若无现成经验数据可以参照时,则需进行试验或计算。
• 有必要使用专用工具或设备时,则提出设计任务书。
• 为了估计装配周期,安排作业计划,对各个装配工作需要确定时定额和确定工人等级。工时定额一般都是根据工厂实际经验和统计资料估计的。
• 3. 装配顺序的确定
不论哪一等级的装配单元的装配,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的装配单位作为基准件,首先进入装配工作;然后根据结构具体情况和装配技术要求考虑其它零件或装配单元装入的先后次序。总之要有利于保证装配精度,以及使装配连接、校正等工作能顺利进行。
• 一般规律是: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重大后轻小,先精密后一般。
• 运用尺寸链分析方法,有助于确定合理的装配顺序。
• 装配工作过程中还应注意安排:
(a) 零件或装配单元进入装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注意检验,不让不合格品进入 装配;注意倒角,清除毛刺,防止表面受伤;进行清洗及干燥等。
• (b) 基准零件的处理——除安排上术工作外,要注意安放水平及刚度,只能调平不能强压,防止因重力或紧固变形而影响总装精度。为此要注意安排支承的安放。基准件的调平等工作。
• (c) 检验工作——在进行某项装配工作中和装配完成后,都要根据质量要求安排检验工作,这对保证装配质量极为重要。
• 部装、总装后的检验还涉及到运转和试验的安全问题。• 检验对象主要有:• 运动副的啮合间隙和接触情况;• 过盈连接、螺纹连接的准确性和牢固情况;• 各种密封件和密封部位的装配质量;• 润滑系统、操纵系统等。
• 三、装配工艺规程文件的整理与编写
Ø 流程图上每一长方框中都需填写零件或装配单元的名称、代号和件数。
Ø 产品包含的零件和装配单元众多,分别绘制各级装配单元的流程图和一张总装流程图。一个组件在部装流程图上画上该组件及该合件的方框即可。
Ø 装配单元的分级数目及名称完全可按具体需要自行确定。
• 装配工艺流程图既反映了装配单元的划分,又直观地表示了装配工艺过程。
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一般只编写装配过程卡片,可以直接利用装配工艺流程图来代替工序卡片。对于重要工序,则可专门编写具有详细说明工序内容、操作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的“装配指示卡片”。
有问题需要解决,请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参加晚上公开课
拓展知识:
solidworks怎么装配
你好!SolidWorks装配体的装配是用配合关系把零件联结起来。要想全部重新装配,只要把配合文件夹下的配合关系全部删除,那么除了固定属性的零件,其它的零件都可以拖动了。这样就可以全部重新装配了。
一般情况下只是个别零件的修改装配关系或重新装配,这时点选该零件在快捷菜单上点选显示装配关系就可以处理了。祝你顺利!
原创文章,作者:趣淘网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322388.com/1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