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ntory怎么记忆(inventory记忆方法)

前沿拓展:

inventory怎么记忆

IQ智商 EQ情商 IQ智商是什么?智商就是智力商数。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就制定出第一个测量智力的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22年传入我国,1982年由北京吴天敏先生修订,共51题,主要适合测量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智力。1916年美国韦克斯勒编制了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4-6.5 儿童的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Z),韦氏量表于80年代中后期引进我国经过修订出版了中文版,因而应用较广。 智商有两种,一种是比率智商,智力年龄÷实足年龄=智力商数。如果某人智龄与实龄相等,他的智商即为100,标示其智力中等。另一种是离差智商,把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与同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作为智商。现在大多数智力测验都采用离差智商。 ①为了准确表达一个智力水平,智力测量专家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即用一个人在他的同龄中的个对位置,即通过计算受试者偏离平均值多少个标准差来衡量,这就是离差智商,也称为智商(IQ)。 ②比如说,两个年龄不同的成年人,一个人的智力测量得分高于同龄组分数的平均值,另一个的测验分数低于同龄组的平均值,那么我们就作出这样的结论:前者的IQ比后者高。 ③目前均大多数智力测量都用离差智商(IQ)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④人群的智力商分布。 在现代典型的智力测验中,设定主体人口的平均智商为100,则根据一定的统计原理,一半人口的智商,介于90-110之间,其中智商在90-100和100-110的人各占25%。智商在110-120的占14.5%,智商在120-130的人占7%,130-140的人占3%,其余0.5%人智商在140分以上,另有25%的人IQ在100分以下。 ⑤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 智力测验问世后,要区别智力的差异就变得容易起来。人们发现智商极高(IQ在130分以下)和智商极低的人(IQ在70分以下)均为少数, 智力中等或接近中等(IQ在80-120分)之间者约占全部人口的80%,智力超过常态者,我们称之为智力超常,那些智力低于常态者,我们称之为智力低常。 补充: "EQ到底是什么?" "怎样才能知道我的EQ高不高?" 这是我最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尤其在企业界做训练时,每当谈及了EQ对工作成就的重要影响:"职位愈高,EQ对于成功就愈重要",话刚说完,总是会有学员不解地举手:"不会吧!?我们老总脾气超烂,动不动就发火,EQ这么差,还不是做到了总经理?!" 好问题,这个看似"低EQ,高成就"的现象,其实是因为我们还没完全了解EQ的真正内涵之故。因为一个人的EQ高不高,不光只是看他会不会发脾气而已。 那,EQ到底是什么呢? EQ(Emotional Quotient)是"情绪商数"的英文简称,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之能力。简单的来说,EQ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EQ诞生的过程。 早在一九二零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索戴克(E.L. Thorndike)就首先提出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认为拥有高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而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 一九二六年推出了第一份社会智力测验(George Washington Social Intelligence Test),问卷的题目包括了指认图片中人物的情绪状态,以及判断人际关系中的问题等等。 然而接下来的几十年,心理学界在这方面的努力停顿了下来,主要因为大家都忙着发展及研究IQ测验,当时认为IQ(亦即一个的数学、逻辑、语文、以及空间能力)会决定每个人的学习及受教的能力,因而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发展及表现。 一直到一九八三年,美国心理学家嘉纳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了影响现今教育体系甚钜的"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原先只重数理语文能力等的传统定义"智力"的方式(亦即IQ)需要大幅修改,因为一个人的IQ除了对学校学习的成绩有很高的正相关(IQ愈高,功课愈好),对于其它方面,例如工作表现,感情及生活满意度等并无太大的关系。 嘉纳教授在他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多加了几项智力,包括了音乐,体育以及了解自我和了解他人之能力。而这后两项,让"社会智力"的概念再一次地受到教育界及心理学界的重视。 补充: 第一个使用"EQ"这个名词的人是心理学家巴昂(Reuven Bar-on),他在一九八八年编制了一份专门测验EQ的问卷(EQ-i),根据他的定义,EQ包括了那些能影响我们去适应环境的情绪及社交能力。其中有五大项:(1)自我EQ(2)人际EQ(3)适应力(4)压力管理能力(5)一般情绪状态(乐观度,快乐感)。 接着又有心理学家沙洛维及梅耶(Salovey&Mayor)在一九九0年提出情绪智力的定义。他们认为情绪智力应和乐观等人格特质区分开来,所以他们对EQ的定义强调在了解并运用情绪之方面。 目前另一个在各国受到广泛使用的EQ测验(MSCEIT),即为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的问题有几大项(1)察觉及表达情绪之能力(2)在脑中想象情绪状态之能力(3)了解情绪的能力(4)控管情绪的能力。 真正让「EQ」一词走出心理学的学术圈,而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日常生活用语的心理学家是哈佛大学的高曼教授(Daniel Goleman)。他在1995年出版的《EQ》一书(Emotional Intelligence),登上了世界各国的畅销书排行榜,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EQ热潮。 高曼发现一个人的EQ对他在职场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举例而言,一个针对全美国前500大企业员工所做的调查发现,不论产业别为何,一个人的IQ和EQ对他在工作上成功的贡献比例为IQ:EQ=1:2,也就是说,对于工作成就而言,EQ的影响是IQ的两倍,而且职位愈高,EQ对工作表现的影响就愈大。此外对于某些工作类别,例如行销,业务以及客户服务等等,EQ的影响就更为明显。 因此高曼针对职场的工作表现,提出了他的工作EQ架构。经过不断的测试和修正,目前高曼的工作EQ内容共有4大项,以及18小项。 补充: <十八项重要的工作EQ> 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一、自我察觉 (1)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解读自己的情绪,体认到情绪的影响。 (2)精确的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3)自信:掌控自身的价值及能力。 二、自我管理 (4)情绪自制力:能够克制冲动及矛盾的情绪。 (5)坦承:展现出诚实及正直;值得信赖。 (6)适应力:弹性强,可以适应变动的环境或克服障碍。 (7)成就动机:具备提升能力的强烈动机,追求卓越的表现。 (8)冲劲:随时准备采取行动,抓住机会。 人际关系之管理能力: 三、社交察觉 (9)同理心:感受到其它人的情绪,了解别人的观点,积极关心他人。 (10)团体意识:解读团体中的趋势、决策网络及政治运作。 (11)服务:体认到客户及其它服务对象的需求,并有能力加以满足。 四、人际关系管理 (12)领导能力:以独到的愿景来引导及激励他人。 (13)影响力:能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14)发展其它人的能力:透过回馈及教导来提升别人的能力。 (15)引发改变:能激发新的做法。 (16)冲突管理:减少意见相左,协调出共识之能力。 (17)建立联系:培养及维持人脉。 (18)团队能力:与他人合作之能力;懂得团队运作模式。 这么多的内容,足足有18项,真的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不简单。而要十八般武艺俱全,岂不难如登天? 补充: 请先别担心,事实上一个人只要能在这十八项EQ能力中,有五、六项EQ能力特别突出,而且是平均分布在四大项能力中的话,那他在职场上的表现,就会非常亮眼了。 要测量工作EQ,目前相当广为使用的量表是情绪能力问卷(ECI:Emotional Competence Inventory),总共有110个题目,很特别的是ECI使用360度全方位的资料收集方法,它不只是问当事人,也会从他的上司、属下、和同事来了解当事人的工作EQ,得出来的结果当然就比较客观而准确。 所以,只要掌握了工作EQ,你就能造就工作成就。


1. Lean 的背景

20世纪初,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以来,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一直是现代工业精益生产定义精益生产定义生产的主要特征。

大规模生产方式是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这种方式适应了美国当时的国情,汽车生产流水线的产生,一举把汽车从少数富翁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美国汽车工业也由此迅速成长为美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和促进了包括钢铁、玻璃、橡胶、机电以至交通服务业等在内的一大批产业的发展。大规模流水生产在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向多样化发展的新阶段,相应地要求工业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流水生产方式的弱点就日渐明显了。为了顺应这样的时代要求,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精益生产,作为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的高质量、低消耗进行生产的方式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了。

“精益制造”(Lean or Lean Manufacturing)一词的历史其实并不久远,最初起源于1990年MIT(麻省理工)Womack和Jones两位教授合著的一本书–《改变世界的机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此书是研究丰田精益生产的杰出之作,强烈推荐。

精益生产方式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它是从丰田相佐诘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的共同努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步完善而形成的。

2.什么是Lean Manufacturing

那么什么是Lean Manufacturing呢?MIT的Womack and Jone基于TPS的范本定义了Lean的5大原则,供参考:

1. Identify Value识别价值:从顾客的角度定义什么是价值(顾客愿意花钱的)

2. Identify ValueStream识别价值流:找到那些增值的步骤(往往一个公司只有5%)

3. Create Flow流动起来:让价值流动起来(通过消除浪费)

4. Respond toCustomer Pull根据顾客的需求时间、量来生产(拉动式生产)

5. Pursue Perfection不断完善以上过程(PDCA)

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Just In Time(JIT),翻译为中文是“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因此有些管理专家也称精益生产方式为JIT生产方式、准时制生产方式、适时生产方式或看板生产方式。

3. Lean的目的

要理解Lean,我们先看看Lean的目的是啥?

一、对顾客:提供价值,确保顾客满意

二、对自身:保证盈利,确保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关乎Lean的一切都是必须要着眼于这两点的,怎么理解呢?

目的一:满足顾客 Provide customer value

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Lean关于“价值”的内涵,那么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会先问一个”WHY”:为什么要做?如果我们做的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那么这个动作就是浪费。

这个道理很简单,那么如何定义“价值”呢?

QFD质量功能展开,注意:

要知道有时候搞清楚顾客真正的需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时候连顾客都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比如苹果的顾客在苹果手机问世以前,他们多半并不清楚他们究竟想要怎样一台手机)。

而有时候我们也很难搞清楚谁是顾客,但不管怎样我们在识别“顾客”时要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如企业所有者、员工、消费者、社会等。为什么呢?比如从消费者角度排量更多的大排量汽车驶需要的,而从社会角度,低油耗的小排量车才是需要的。

关注QCD (Quality, Costand Delivery):

顾客满意一定涉及到三个方面:质量、成本、交付(周期)。但是哪一方面是顾客最最关注的要看具体的产品和服务。

Lean关乎于质量:用Poka Yoke(防错)及 Kaizen来帮助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Lean关乎于交付:应用JIT(Just in Time)以及Kanban系统以确保顾客按自己的时间需求获得想要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化作业(standardized work)、5S、TPM也确保了有效的JIT。

Lean关乎于成本:通过消除7大浪费来降低成本。(注意这是确保顾客满意前题下的消除浪费)

目的二:保证盈利Lean Makes usProfitable

企业存在的目标之一是赚取利润这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员工的工资都不能保证,供应商的款项无法支付,那么何谈为顾客创造价值?要知道即使是公益性组织也是需要通过赚取利润来保证其持续发展的。

关于利润,传统的观念是这样的:

售价=利润+成本(Selling Price = Profit + Costs)

关于利润,从Lean(包括丰田TPS)的角度看是这样的:

利润=售价-成本(Profit = Selling Price – Costs)

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定价权已经从慢慢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售价是顾客决定的而不是企业,因此利润的多少取决于多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所以Lean的目标是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利润提升,而非通过操纵售价来提升利润。

4. 关于降低成本的理解

没错,Lean是与降低成本有关,但是其充分考虑到了什么是创造附加值的(what adds value)?什么是浪费? 这要求我们充分理解价值流(Value Stream)—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哪些步骤是增值的(value addingsteps),哪些步骤是不增值的(non-value adding steps),而后者就是浪费。

5. 如何降低成本?“除掉 Tim Wood大叔”

为方便记忆,用Tim Wood 7个字母代表7大浪费–7 Wastes of Lean,包括:

Transport—过度搬运

Inventory–过多库存

Motion—过多动作

Waiting—多余等待

Over Processing—多余加工

Over Production—多余生产

Defects—缺陷

Note:还有一种说法叫8大浪费,即以上7种浪费+“对人的智慧的浪费”。

6. 是“Lean”不是“Skinny”

Lean在英语中有“瘦”的意思,但是这是指 “健壮的没有多余脂肪的瘦”, 而不是Skinny,那是一种 “皮包骨的病态的瘦”。

很多导入Lean的企业在这里就犯错了,没有理解到Lean的真正内涵,粗浅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推进Lean,如为了降低成本就压缩员工的正常福利等等。这是非常可怕的不是吗?

7.Lean与”人” 密切相关

Lean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整个组织–从CEO到打扫卫生间的那个人–都要参与进来。每个人都有要关于Lean的声音,并且每个人都要有贡献(contribution)。

这和亨利福特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流水线生产—是非常不一样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的成功主要依赖于福特在泰勒“科学方法”思想基础的顶层决策,基层劳动者只是作为一个个“螺丝钉”提供机械的工作,这也导致了劳动阶层感觉到自己被压榨剥削从而屡屡罢工。

丰田以及其他日本企业就看的很明白了,所以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理念,即朱兰、戴明等质量先驱倡导的基于所有员工参与的改善—-这种理念在今天的ISO 9001的质量管理7大原则中就占了两项(Engagement of people & Improvement)。在此理念下,从质量圈到Kaizen,到TPM,再到5S无不体现了全员参与。

8. Lean与暴露和解决问题有关

另一个认识Lean的方式是看与Lean有关的质量工具。目视化管理visual management让问题无藏身之地; Andon系统告诉你哪台设备出问题了;5S告诉你哪些东西缺失了或摆放异常;5Whys帮助你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所有这些工具的使命要么是暴露问题,要么是解决问题。

9. Lean的应用不局限于制造

Lean的概念最初来源于丰田汽车的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尽管“出生”于制造背景,但是Lean同样可用于办公室的行政工作,以及服务行业—-如我大中国的医院,就是一个非常需要导入Lean的地方。

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也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

10.推行Lean不仅仅是推行Lean的质量工具

尽管Lean的每一个工具都可以创造附加值(add value),尤其如5S方法,但这些工具最好是在一个正式精益推进项目中应用。因为在没有精益原则的指导下,没有识别出顾客及价值的情况下,使用几个Lean的工具创造价值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11. Lean vs. Sixsigma

另外,Lean与六西格玛相似之处,比如:

顾客导向–价值观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

全员参与–推进都需要从整个系统出发;

持续改善—这就不解释了吧

同时,在方法论上,二者比较不同,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因此Lean与Six Sigma方法的结合是必要的。

12.Lean,永远在路上…

至今还没有一个公司敢于宣称他们已经完全实现了Lean,就连丰田汽车也认为他们也只是在部分实现Lean的路上–only part way on the Lean Journey。

Why? 因为Lean强调的是顾客价值优先,而顾客期望的价值随时间是在持续发展变化的,所以一个企业不能静静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而必须找到新的方案使自己保持足够的Lean,否则就会丢掉顾客。

精益生产方式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品种能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而且通过其对各个环节中采用的杜绝一切浪费(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的方法与手段满足顾客对价格的要求。精益生产方式要求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每个工人及其岗位的安排原则是必须增值,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精简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其目的是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作出最迅速的响应。

拓展知识:

inventory怎么记忆

记单词要舍得花时间去查资料,这样很有意思。
另外有几个方法:第一,重复(隔天重新记,每个月复习)第二,造短语,要懂得怎么用这个单词,多上网查查。不然记得意思了不懂用以后容易忘记。
注:“《》”内是我的分析。
advent n 到来,出现《这个好理解吧,先记这个》

invent v 发明,创造 《想想爱迪生发明创造时都是“in”一个房子,也可以想做“in”深入思维,从“intel”智力可以看出这层内涵,可以理解为“深入”然后vent“走出来”(下面分析过vent=went),所以是“进去-寻找-出来”》
inventive a 有创造能力的(invent+ive形容词后缀,按道理是“able”有…能力的才对,这个只能死记了。)
inventory n 清单,财产目录《上面分析“进去-寻找-出来”,清单时什么意思,不就是“可以让人进去寻找的单子”吗,再加之ory通常有排列之意,如“directory”,这个名词的意思就能够解释了》

event n 事件《由词根得 “出事”,这样好记》
eventual a 最终的 《ual形容词后缀,“出事了”的形容词,造词 eventual result“事情的结果”就好理解了》
eventuality n 不测事件(eventual+ity)《一样是“出事”,uality是名词后缀,无意义》

venture v n.冒险,冒险做《由“事件”event来记这个词,vent是表示事件到来,内涵是“一种好运或者厄运到来”》
adventure n 冒险《意义同上,我感觉是没区别,以前查过,venture习惯用于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adventitious a 偶然的,不定的《加itious做后缀,表示“有…性质的”,估计是“it”有“这里面”的含义》

convention n 集会;惯例《应该先记这个,convent从词根是看是“聚一起”,因而这个名词表示集会就可以理解了》
conventionality n 老一套;习俗《这个好记,惯例也就是习俗,多造造词就记住了》
convent n 女修道院《这个与历史有关,因为古代信仰基督教,所以经常集会,而“聚一起”有另外的词“get together”,因而这个地方就干脆叫“convent”了,》
convene v 召集,召唤《vene有way的感觉,“avenue小路”这个词可以看见,“使…一起按某条路走”=召集》
convenience n 方便,便利《城市就因为资源集中而方便,这个词有点拐弯的记了,因为集中有assembly这个词了,所以convenience造词成为“方便”可以理解》

prevent v 防止,阻止《这个应该是初中词汇了,没必要深究吧楼主》
revenue n 收入,岁入《有付出才有收入,所以用“re再次”表示“再回来”》
avenue n 大路,道路《上面说了》
contravene v 违反《ven=way音似造词法,ven=went=go,走的意思,“反走”》
covenant n 协议,契约《covent=convent,修女修道要“契约”这个是宗教的文化影响下造的词》
intervene v 干涉,介入《由词根ven=went “走到中间”》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给你几个网站:
http://dict.cn/directory:可以看看词是怎么用的,分析含义
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term=invention&allowed_in_frame=0高端一点,可以进一步分析词源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inventory怎么记忆

vent,主要意思是去,出去
词根单用本身解释:出口,排气口
inventory
in:没有(例如,insufficient 不够)
vent:出去
ory:……的场所
合起来就是放没有出去的货物的场所。转意为没有出去的货物

inventory怎么记忆

你这个问题,应该要从词根的语境中去理解,你会发现,由这个词根组成的词很多来的意思中有“忽然性”的来的意境在里面
advent -大写A 基督降临
adventitious 偶然的
supervene 意外发生
invent 发明
这个来的词根中,有忽然性,偶然性,全新的来,不是意料中的-不是可按步就班的来;一句话这个来,不是行为上简单的走过来。中文对于来是包含了行为上来和意识中来的,一句话都叫来,只怪中文词意太深厚了。
你再回头来理解,为什么 adventure 为什么是冒险的意思,就容易多了。

inventory怎么记忆

只是给了个大致的方向罢了,莫要自误,莫要钻牛角尖。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那该怎么方便的记?

追答

大方向给了,当然可以从细节着手。

追问

这个方向真的是好大。

追答

是的,大得老虎吃天,无从下手。

原创文章,作者:趣淘网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322388.com/21728.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